我們都知道,冠狀動脈造影及血管內超聲均被認為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但它們都只能對病變狹窄程度進行影像學評價,而狹窄到底有沒有造成患者心肌缺血卻無從了解。
但在1993年,Nico Pijls等人提出了通過壓力測定推算冠脈血流的新指標——血流儲備分數(Fractional Flow Reserve, FFR)。FFR是相對于冠脈造影的“火眼金睛”,可對約36%的病變進行重新定義和識別,了解狹窄處是否造成心肌缺血。
近期,青島大學日照醫院/日照心臟病醫院的心內科團隊,為一名70多歲的高齡患者成功實施了血流儲備分數測定(FFR),精準評測了徐奶奶的冠脈血流狀況,令徐奶奶免于安裝支架。FFR檢測的成功應用,標志著我院心內科的治療水平已經邁入了精準治療的“心”境界。
70多歲的徐奶奶最近活動后心口處有明顯不適感,嚴重影響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來到我院就診后,考慮到患者的基礎情況,心內科團隊詳細分析了病情,制定了周密的治療計劃,并與患者及家屬進行了充分的溝通,決定為徐奶奶實施冠狀動脈造影,確認徐奶奶的血管狹窄程度后再評估是否需要置入支架。
隨著造影劑的打入,造影畫面顯示徐奶奶的右冠優勢型,左主干未見明顯狹窄,前降支近中段狹窄40%,第一對角支開口狹窄80%,回旋支近端狹窄30%,遠端狹窄40%。由于徐奶奶的第一對角支為臨界病變,與家屬充分溝通后,心內科團隊決定使用“新武器”——FFR檢查再探血管情況。如果FFR<0.75,徐奶奶就需要行血運重建,而如果FFR>0.80,徐奶奶就無需進行支架置入術。
隨著壓力微導管與導絲在醫院心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唐忠仁與主治醫師劉曉東的精準操作下到達第一對角支,儀器開始有條不紊的記錄下徐奶奶血管內的血流情況。最終結果顯示徐奶奶的FFR指數基本維持在了0.84,這也就意味著徐奶奶沒有冠脈介入指征,無需經歷支架植入,只需要接受藥物治療即可。
術后唐忠仁說道:“FFR作為功能學檢測,用它指導臨床治療策略選擇比單純造影指導更有利于患者預后。FFR可以幫助臨床醫師去區分哪些患者是真正需要介入治療,因為介入治療是一個有創過程,治療時我們要考慮獲益/風險比,基于此就需要更精準的找到病變部位。單純的影像學判斷是不夠的,功能學檢測的優勢也在于此。影像學上看到的狹窄并不一定是功能學意義上的缺血,不單純是臨界病變,甚至在影像學上看到較為嚴重的狹窄,功能學上也可能是不缺血的,這類病人可以延遲血運重建,標準的藥物就可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徐奶奶在檢查后高興地說道:“我本來都以為需要放支架了,沒想到藥物治療就可以,經過醫生們耐心的講解,我也漲了不少知識呢!”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主席、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青島大學日照醫院/日照心臟病醫院院長葛均波在第十四屆錢江國際心血管病學會議的《從2020ACC看我國心血管介入治療現狀及展望》中就提出了“FFR指導冠脈精準介入治療”。
葛均波院士常說:“從醫時間久了,盡量在解決患者病癥的情況下,少放支架?!贬t院一直秉持“卓越醫療 傾心呵護”的理念,旨在一切從患者角度考慮,提供最優的診療方案為患者解決病痛,讓患者“花最少的錢,治最安心的病”。FFR技術的應用,是我院心內科診療技術的一次革新,更是對醫院理念的最好注解。
青島大學日照醫院/日照心臟病醫院
將始終“堅守初心、勇擔使命”
全院上下攜手同心、并肩前行,
將醫院致力發展成為
像葛均波院長所說的
讓患者真正放心托付的地方,
成為華東乃至全國
心血管醫療中心之一,
成為中國心血管專業人才
培養和成長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