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死的急救,猶如與死神賽跑,從院前識別、120急救到院內綠色通道,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爭分奪秒。日前,日照心臟病醫院開啟腦卒中救治綠色通道,高效的多學科協作成功讓一例急性腦梗死患者化險為夷。
“從入院時的無法站立,到現在的自如行走,如果沒有日照心臟病醫院,后果真是不敢想象。”近日,通過日照心臟病醫院腦卒中綠色通道被及時救治的73歲的張伯伯不住地感嘆自己的“幸運”,張伯伯的女兒也再次來到日照心臟病醫院腦科中心向醫護人員表達衷心的謝意。
這天夜里,像往常一樣休息的張伯伯在凌晨三點左右突然感覺左側肢體無力,抬手挪腳極度費力,胳膊也不聽使喚,喊一旁老伴發現說話也含糊不清了,家人緊急撥打120將其送往日照心臟病醫院。救護車返回醫院途中,醫護人員已經對張伯伯的病情做出初步判斷,極有可能是急性腦梗死,隨即聯系醫院腦科中心醫生準備會診。
救護車到達醫院后,急診科醫生快速了解患者情況、檢查各項生命體征,并立即啟動腦卒中綠色通道,在影像科、檢驗科等多科室協作下,30分鐘內完成急診化驗、頭顱CT及MRI等檢查,腦科中心副主任醫師宋萬智根據檢查結果考慮患者為急性腦梗,右側頸內動脈閉塞。
“對于急性腦梗死患者來說,盡快清除血栓、開通血管、恢復血流,就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的腦組織功能,有效減少或避免后遺癥的發生,由于患者已經錯過了靜脈溶栓4.5小時的時間窗,結合患者病情與檢查結果,必須急診介入治療開通閉塞血管,否則腦組織將面臨大面積壞死,所以說,時間就是大腦。”宋萬智說道。
急性腦梗的急救不僅對腦科中心團隊醫療技術有著很高要求,更是對醫院腦卒中急救綠色通道快速銜接和通力協作的考驗。在與患者家人充分溝通病情并征得家屬同意和理解后,腦科中心團隊決定為張伯伯行急診腦血管造影,明確顱內血管情況,必要時予以血管內治療,開通閉塞血管。 一場挽救生命的“阻擊戰”就這樣悄無聲息的展開,每一分鐘、每一秒鐘對于患者都至關重要,閉塞的血管早開通一分鐘甚至都會挽救更多的腦組織。 在手術團隊的配合下,麻醉科醫師五分鐘完成對患者的全麻,隨著導絲導管的順利進入,注入造影劑后,通過全腦血管造影術檢查,醫生發現患者大腦中動脈閉塞。術中,腦科中心團隊憑著精湛的技術迅速將取栓支架送至血管閉塞處,順利完成了取栓、支架手術,很快患者血流恢復,生命的通道被重新打開,手術順利結束。 雖然患者病情已有了好轉的趨勢,但取出血栓、開通血管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術后管理及康復鍛煉十分重要,包括腦水腫控制、神經保護、神經功能康復訓練等。 術后第二天,張伯伯的語言和部分肢體功能已經基本恢復正常,張伯伯在腦科中心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開始了病床上的肢體鍛煉、手功能鍛煉等康復訓練,從開始的翻身困難,到可以坐起、抬腿、站立、提手臂、手指精細活動、進行抓握動作.....身體每個部位的復蘇離不開張伯伯每天的堅持“上課”。 為給患者提供最精準的康復治療,腦科中心康復師針對張伯伯的病情不斷地評估、調整治療方案。術后第三天,在腦科中心醫護團隊的精心護理下,張伯伯順利撤掉監護,同時到康復治療室進行多維度、多層次的康復訓練以盡快恢復運動功能。 “注意合理膳食,避免勞累及情緒激動,加強營養支持及肢體功能康復鍛煉,有任何不適隨時給我打電話…”帶著醫護人員的一聲聲叮嚀,張伯伯已于近日康復出院。 日照心臟病醫院針對急性腦梗患者的救治不僅有高效的卒中急救綠色通道,規范的救治體系降低卒中致殘率,更有術后專業康復訓練指導,著力為患者構建“預防-治療-康復”于一體的全程疾病管理模式。 康復技師趙立明介紹,腦卒中康復應從急救期開始,從病房床旁開始。急性腦梗患者在早期病情穩定以后盡早進入腦科中心康復治療室接受康復介入,這樣能取得更好的康復效果,各項功能恢復也更好。患者出院后居家堅持康復訓練,以盡快提高生活質量,回歸社會。 日照心臟病醫院腦科中心康復治療室擁有電動起立床、站立訓練平臺、平衡訓練杠、足內翻矯正訓練器、抽屜式訓練臺階、姿勢矯正訓練鏡、bobath康復訓練球、主被動康復訓練機、神經肌肉電刺激、空氣壓力波、紅外線治療儀等設備,可做肌力訓練、維持改善關節活動度訓練、平衡功能訓練、協調能力訓練、步態矯正訓練等幫助患者改善功能障礙、提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社會參與能力。 “頭暈,頭痛,口眼歪斜,吐字不清,肢體麻木無力,這些都是腦卒中患者最初發病時的癥狀。”日照心臟病醫院腦科中心副主任張波介紹說:“缺血性腦卒中在最初發病時,不一定立即同時出現上述癥狀,但會越來越重,所以應該盡快、趕緊撥打120。無論何時何地,如果身邊有人發生腦卒中,最負責任的做法就是趕快撥打120!到有條件的醫院治療開通閉塞血管,對挽救患者生命、改善肢體功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