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宣傳高血壓防治知識
我們一直在行動
血壓指的是血液對血管壁的側壓力,就像水管里的水對水管內壁造成的壓力。所謂高血壓,是指以動脈血壓升高、血管結構功能損傷為表現,可伴有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傷的臨床綜合征。
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診室血壓測量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可診斷為高血壓。家庭連續規范測量血壓5~7天,平均血壓>135/85mmHg可考慮診斷為高血壓。
120/80~139/89mmHg,屬于正常血壓高值。
140/90~159/99mmHg,屬于1級高血壓。
160/100~179/109mmHg,屬于2級高血壓。
180/110mmHg及以上,屬于3級高血壓。
高血壓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親代患高血壓,子女的發病率明顯升高。
目前已經明確的危險因素包括飲食、精神應激、吸煙等。
吸煙可以使交感神經興奮,引起血壓升高,也可以通過氧化反應影響血管舒張機制,引起高血壓。
高鈉、低鉀膳食,中國人群普遍對鈉敏感,高鈉、低鉀膳食是我國人群重要的高血壓發病危險因素
不良的飲食習慣,經常性的吃一些高脂肪、高膽固醇、油膩等食物,也有可能導致高血壓的發生。
體重增加是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尤其是腹型肥胖者易患高血壓;服用避孕藥也可引起血壓升高、一般為輕度、可逆轉的高血壓,此外某些藥物也可以引起血壓升高。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此病一般起病緩慢,患者早期常無癥狀,或僅有頭暈、 頭痛、心悸、耳鳴等癥狀,表面上看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實際上是引發心、腦血管和腎病變的一個重要的危險因素,如果治療不當就會病變成為較嚴重的腦中風、心肌梗死和腎功能衰竭等這些常見高血壓并發癥。
患有高血壓,沒有感覺并不代表沒有損害。高血壓病初期,一些身體的癥狀不易被發現,如全身細小動脈痙攣,隨著病情的發展,細小動脈漸漸發生硬化。中等及大動脈出現內膜脂質沉積,形成粥樣硬化斑塊和血栓。這種變化,多發于冠狀動脈,腦動脈、腎動脈,所以說高血壓沒有癥狀,不代表沒危害,它會慢慢破壞患者的心、腦、腎器官,堪稱健康"隱形殺手"
臨床數據顯示,青壯年高血壓患者當中,約有50%是無癥狀的,或出現偶爾頭暈、頭痛等不典型癥狀,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已經得病。不知曉、不重視,再加上一天到晚忙工作、照顧家庭,常會拖到病情出了惡化時才就醫。但這時往往已出現心、腎功能損害甚至中風、心梗,導致殘疾、死亡等一些后果。
出現高血壓癥狀的患者往往更自覺地尋求醫生的幫助,積極治療。但無癥狀的高血壓患者即使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醫從性也很差,不治療或者不堅持治療。無癥狀高血壓患者,尤其是年輕人,應該弄清楚高血壓的危害不在于是否有癥狀,而是在于血壓的高低是否波動。
許多高血壓病人因為沒有自覺癥狀
所以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患了高血壓
還有很多患者因缺乏應有的自我保健知識
不注意定期檢測血壓
往往會導致病情加重或引起嚴重并發癥
所以定期測量血壓十分重要!
定期測量血壓能夠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血壓情況,測量血壓并不難,但也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只有面面俱到,才能獲得更加準確的測量結果。測量血壓時,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注意:
1.房間安靜,溫度適宜,測量前30分鐘避免吸煙、飲酒、喝咖啡、進食和運動,保持坐姿并放松5分鐘,測量時保持安靜,不講話。
2.使用認證的上臂式家用自動電子血壓計,不推薦腕式血壓計、手指血壓計、水銀柱血壓計進行家庭血壓監測。電子血壓計使用期間應定期校準,每年至少1次。
3.測量方案: 對初診高血壓患者或血壓不穩定高血壓患者,建議每天早晨和晚上測量血壓,每次測2~3遍,取平均值; 建議連續測量家庭血壓7天, 取后6天血壓平均值。
血壓控制平穩且達標者,可每周自測1~2天血壓,早晚各1次; 最好在早上起床后,服降壓藥和早餐前,排尿后,固定時間自測坐位血壓。
4.詳細記錄每次測量血壓的日期、時間以及所有血壓讀數,而不是只記錄平均值。盡可能向醫生提供完整的血壓記錄。
5.精神高度焦慮患者,不建議家庭自測血壓。
鈉鹽攝入過多,高血壓的風險增加,長期限鹽可延緩血壓隨年齡增長而上升的速度。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每人食鹽攝入量不超過5g/日。
超重和肥胖可促使血壓上升,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腹型肥胖可能與高血壓有更強的相關性。建議超重和肥胖者減輕體重。
運動可降低交感活性、緩解緊張情緒、減輕體重,降低高血壓發生風險。建議根據自身條件適量有氧運動、進行肌肉力量練習和柔韌性練習。
吸煙可增加心腦血管病風險,建議戒煙(包括傳統煙和電子煙)。
大量飲酒使血壓升高,不飲酒對健康最有益。推薦高血壓患者不飲酒。
長期精神緊張或焦慮、抑郁狀態可增加高血壓的患病風險,應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避免負面情緒,必要時積極接受心理干預。
在堅持健康生活方式之外
高血壓患者應該遵醫囑堅持服藥
所有控制血壓的措施
都在幫助您達到將血壓降到安全范圍的目標
降壓一定要達標,才有效果
我國高血壓合理用藥指南提到,藥物基因組學對于高血壓個體化用藥具有重要的意義。藥物發揮作用的各個環節,都可能因基因變異而表現出明顯的差異性反應。藥物作用的差異表現為藥物動力學和藥效學的差異。
目前,降壓藥物種類多樣,大部分臨床醫生制訂治療方案。主要根據患者的年齡、高血壓程度、有無并發癥等。憑臨床經驗性地選擇藥物種類和劑量,藥物基因組學的應用將分子水平和微觀層面為用藥提供有效的參考。精準的用藥指南就是要將個體的基因型考慮在內。量身制定用藥方案,避免用藥不當,真正做到精準的個體化用藥。
聲明:登載此文出于傳遞健康科普信息,不用于任何商業廣告目的,且不提供診療建議;文中如有醫療內容,均是僅供參考的健康科普。禁止演繹,請勿類推,不能替代醫院的檢查和治療,敬請了解。
上一篇:心外科團隊中,體外循環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