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除了感謝就是感動,你看我現在恢復的很好,沒有留下后遺癥,幸虧遇到日照心臟病醫院的醫護人員。當時來醫院,已經不能走路,甚至都還沒來得及辦理住院手續,沒有繳費,他們就已經開始為我治療了。”近日,日照心臟病醫院成功救治多名老年急性腦卒中患者,而醫院的綠色通道,為搶救生命贏得了寶貴時間。
1
來自市區的王伯伯,今年69歲,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病史,日常口服降壓藥和降糖藥,但是一直沒有去醫院規律復查。近日,王伯伯吃完早飯跟往常一樣正要出門鍛煉,突然感到發音困難、左側肢體活動不靈,家人見狀焦急萬分,緊急將王伯伯送往日照心臟病醫院就診。
接診的急診科醫生迅速詢問病情、查體,初步判斷為腦卒中,也就是腦梗死,并緊急通知腦科中心,接診的腦科中心副主任、副主任醫師張波第一時間趕到急診,仔細查看患者后,考慮王伯伯急性腦梗死的可能性大,立即啟動腦卒中急救綠色通道,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急救拉開帷幕......
對于腦卒中救治來說,“快”是關鍵,若延誤治療,腦卒中對神經細胞的損害將會是不可逆的。急診科迅速為患者開展血壓、血糖檢測,并完成生化血常規等檢驗項目的采集,在醫護人員陪同下,王伯伯快速完成顱腦影像檢查,顱腦MRI提示王伯伯的腦部血管有腔隙灶。
綜合影像及檢驗結果,明確診斷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由于發病時間在靜脈溶栓治療時間窗內,想要讓血管重新暢通,需要盡快注射藥物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溶栓治療。
經評估王伯伯具備靜脈溶栓適應癥且無禁忌癥,與家屬溝通病情后,腦科中心團隊給予王伯伯靜脈溶栓治療。
溶栓后,醫生和護士對王伯伯進行了嚴密的血壓監測和病情觀察,當天下午,王伯伯的語言、行動較之前有明顯好轉。在腦科中心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下,王伯伯已于近日康復出院。
患者入院到溶栓結束,僅用了不到1.5小時。由于急性缺血腦卒中的搶救時間窗非常短,在這次搶救中,日照心醫腦科中心規范急性卒中患者救治流程,整合了急診科、影像科、檢驗科、超聲科等科室優勢醫療資源,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開通綠色通道,實現多學科無縫對接,為腦卒中患者的救治爭分奪秒。
同為急性腦卒中的申奶奶,已經80歲高齡,因高血壓在我院心內科住院,住院期間出現認知障礙,肢體活動不利的癥狀,心內科緊急聯系腦科中心專家會診,并迅速開通院內急救綠色通道。
“目前針對缺血性腦卒中,除了靜脈溶栓治療外,動脈取栓治療已成為挽救大血管閉塞急性腦梗死患者生命及最大程度降低殘疾的最有效方法,由于患者已經過了靜脈溶栓4.5小時的時間窗,取栓治療是最佳治療方案,必須盡快行急診介入手術。”張波主任說道。
經過積極治療,出院時申奶奶語言功能恢復正常,能獨立行走。申奶奶家屬欣喜之余,更多的是對醫護人員的感激之情。
1
腦卒中被稱為“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俗稱“中風”,是導致人類死亡的第一大類疾病。腦卒中分為兩類,一類是出血性卒中,即因腦血管破裂導致;另一種是缺血性卒中(腦梗死),即因腦血管阻塞導致。無論哪種情況,都會對大腦造成嚴重傷害,甚至在短時間內致人死亡!
在日照心臟病醫院急診科,像王伯伯、申奶奶類似癥狀的患者多不勝舉,腦科中心副主任張波介紹道,中風的急救就是與時間的賽跑,時間就是大腦,時間就是生命,腦卒中救治的第一步是學會快速識別卒中,減少院前延誤。如果發現患者“難平衡、看不清、口角歪斜、一側或雙側肢體無力、說話不清晰”的情況,請馬上撥打120,盡快就醫。
1
日照心臟病醫院專家提醒您,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疾病患者發生腦卒中的風險遠高于普通人,此外,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會增加腦卒中發生的危險,例如吸煙、酗酒、長期精神緊張、過度勞累等,想要遠離腦卒中,預防比治療更重要。
多數腦卒中發作之前會出現“信號”,通常在幾分鐘或幾秒鐘內緩解,往往被人忽略,國際上將“BFAST”口訣作為判斷卒中的預警: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日照心臟病醫院腦科中心是我院重點發展學科,腦科中心首席專家顧問、特聘教授王志剛教授是齊魯醫院青島院區大外科主任、腦科中心主任、神經外科主任。我院同時與北京、上海及省內多位知名專家保持長期密切聯系,可進行遠程閱片會診,來院指導手術等。
中心目前有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3名,主治及住院醫師2名,碩士研究生3名,以腦卒中急救及腦血管病防治為特色,每月手術量近30臺,可熟練處理神經科常見的各種腦、脊髓及外周神經疾病,完成各類顱腦外傷、腦出血、腦積水分流、顱骨修補、腦腫瘤、腦血管病的顯微外科手術治療及腦血管病的介入治療。